山圪梁上的“三晋微商第一村” 电商脱贫实践——国家开放大学学员张玉堂带领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案例

       武乡县是著名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岭头村是武乡县上司乡的一个贫困村。在国家开放大学学员、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堂的带领下,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走出了一条“互联网+扶贫+产业”的新路子,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蝶变成了“三晋微商第一村”。被央视《新闻联播》、《财经频道》、新华社、《人们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山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7年1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的汪洋亲临考察,对岭头农民微商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玉堂,男,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人。2015年起担任岭头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18年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学员。

       岭头村地处太行山腹地,位于武乡县中南部丘陵山区,辖3个自然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0亩,全村共有全村192户494人,其中贫困户52户140人。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地上无工厂,地下无矿藏,仅有的一些农产品也卖不出去,村集体经济为零收入,而且村组织软弱涣散,公共服务能力极差,邻里纠纷不断,村民不断上访告状,是出名的“告状村”、“上访村”。

       2015年我受村民邀请回村任支部书记,经过调研考察确定了“互联网+扶贫+产业”的发展模式,开始克服困难,艰难起步,走上了发展农村电商的创业之路,历经五年发展和运营,全村微店发展100多家,村民就业率达到85%,在电商的带动下,村里发展了以小米、核桃、大黄梨为主的农特产品种植基地、艾草种植加工基地、果品加工基地、家禽养殖基地,并打造了“红、古、绿”三色乡村旅游特色景点20多处。目前的岭头村村容村貌村风焕然一新,特色产业发展强劲,并成为闻名的“三晋微商第一村”和“农民电商标杆村”。

      (一)建立“一号三群”,破冰信息闭塞

       2015年底,我回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正逢举国上下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时候,面对“积贫、积弱、积乱”的村情,当时感觉压力非常大,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为了尽快改变家乡面貌,我从整顿村级组织入手,首先调整充实了支村两委班子,启用有经济头脑、有组织才能的村民,组建了“岭头村玉锦盛乡村旅游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三架马车”,使岭头村有了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并克服重重困难,率先集中精力办了三件大事:一是成功举办四届“梨花节”,使岭头村民思想得到大解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岭头精准脱贫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三是扎扎实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实现全面小康铺平了道路。

       为凝聚人心,达成共识。我上任伊始,带领村干部和村民,白天清理垃圾,晚上入户走访,化解矛盾,让上访告状户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2016年清明节,我们组织了“记住乡愁·凝聚血亲”寻根问祖活动,并召开了岭头籍在外工作人士座谈会。借清明节外地老乡回家祭祖之际,拍摄“全村福”,凝心聚力。当日“岭头新视界”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岭头新视界”相当于岭头村的新闻台,是展示岭头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2016年4月,我又举办了首届梨花节,期间,“岭头新视界”这个窗口发挥了重要作用,微信点击量超过了50000次,吸引3000多游客来岭头赏花观景,村民借助活动在家门口销售小米、南瓜、核桃、小杂粮等土特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办事就得花钱,村里没钱怎么办?”,我毫不犹豫拿出7万余元积蓄,新建“根祖墙”,千米“文化长廊”,开发“百年梨园”300亩,开展“寻根问祖、定向越野、爱心捐助、认养梨树”等活动10余项,建农家乐10余户。懂技术的老父亲,80多岁了,爬到三四米高的梨树上,刮皮、剪枝作示范。

      五年四次成功举办“中国·武乡·岭头梨花节”,游客达3万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销售土特产品10万余斤,并吸引来国家省市县40余家媒体纷纷报道,岭头知名度大大提升,为村民增收脱贫增加了新理念、开辟了新路子,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之后,岭头交流群、岭头微店创业精英群、基层党建学习群相断组建,400多名在家或在外村民通过这三个群加强了联系,凝聚了人心。“一号三群”的建立,增强了发展的动力,打破了以往信息闭塞的局面,为网销小米搭建了互联互通的平台。

     (二)树立电商典型,激发创业热情

      岭头圪梁上,盛产五谷杂粮、瓜果梨桃。长期以来,因销路不畅,满山“宝贝”,卖不上好价钱。黄澄澄的小米,被小商贩两三块钱收走,到城里转手能卖七八块,甚至十几块,落到农民手里所剩无几。“种粮的不如贩粮的”。我看在眼里心里着急,每天琢磨如何能把村里土特产品卖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增加村民收入,激发村民种地热情。

      发展电商,2016年对我们岭头村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2016年10月,县电商办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我感觉这或许就是我村的一条发展新路径。当时,农村用智能手机的人很少,说起微信、微店、电商,更是一头雾水。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凑集了7个人,亲自带队到县城参加了第一期培训,还有特邀电商专家汪向东、微店总裁王珂等一批专家辅导20余场次,岭头几乎家家有人受到培训。我们全村贫困户的创业激情一下子被点燃,村民纷纷学电商、开微店,岭头微店创业顿时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

    (三)培育一批精英,创业活力倍增

      人才是微店创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确定了“树立一个典型,吸引一批精英,带动全村开店"和“一户带多户、典型带全村”的思路,并制定出台了《武乡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扶持政策》和《打造微商村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培训教室,鼓励、吸引了一批高素质、有文化的“80后”“90后”在外村民参与到岭头微店创业当中。

       张泉午,一名“80后”小伙,在太原市清泽铭教育科技公司做网络运营工作。他先后为岭头村制定了《岭头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岭头村微商服务中心规划》《岭头村产业发展规划》《岭头村农产品众筹方案》。1981年出生的张淑波,经过多年打拼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北京天铮丰燕商贸中心,专业从事广告代理、设计、宣传。当她得知家乡在打造微商村时,第一时间为村里设计了微商村标识,并将“岭头村微商村标”挂在了自己公司网站的首页。

       还有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在北京、太原从事网络运营的技术人才,他们为岭头微店村设计微店村标、小米包装,积极运作钙果众筹、梨干加工和岭头扶贫创客小院等项目,这批本乡本土在外的学子和成功企业家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岭头村微店创业的活力,手机开微店迅猛增长,“夫妻店,姐妹店,亲戚店,父女店、兄妹店”不断涌现,全村微店发展到100余家,村民就业率达到85%。

    (四)政府大力支持,全村家家微店

       我们村微店创业的发展,引起了北京微店总部CEO王珂的高度重视,他深入我村实地考察,在微店流量、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方面给予了多方面实质性支持。武乡县政府为村里配备邮政三轮车1台,增设信号塔2座和300米WIFI覆盖区,投入50余万建设了电商创客中心、微店培训室、产品展示中心。我们村微店村建设带动了微商人数和销售体量迅速增长。就这样,我通过电商平台打破了“信息闭塞、致富无门”的旧格局。岭头村200余年栽培历史的刮皮老品种山西大黄梨市场罕见,不上化肥上羊粪的晋谷21号碾成的优质小米,这些长期以来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贫困户心里一直为此纠结的老大难问题,通过电商助力迎刃而解。农产品年销售量突破20万斤,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突破百万元大关。我们村也成为武乡微店示范村、三晋微店第一村,武乡县脱贫攻坚模范村、红旗党支部。2016年底,国家电商首席专家汪向东走进岭头考察,2017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亲临岭头视察,对岭头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五)直播拓展销路,创出知名品牌

      2017年11月10日,在我们村由央视财经频道和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主办的“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第十站走进了我们村,京东、苏宁等15家知名电商平台和央视财经微博、央视客户端、腾讯新闻、爱奇艺、优酷等30家网络直播平台同步直播,围绕电商扶贫,开展了一场大型媒体直播网销小米活动。直播活动期间,全县微店累计接到小米订单224118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当天网销小米996472斤,销售额9267189元,武乡小米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

      除专业网红团队进行直播销售外,从2018年我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学员后,积极带领村民通过做直播、拍短视频来推广、销售小米等土特产品。郭晋平 2018年在我的鼓励下开始“直播带货”,目前已“圈粉”20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目前,全村直播带货形成了规模,“家家开微店、人人做直播”的销售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无形中拓展了销路,创出了品牌。《人民日报》先后以《小米核桃搬上网 隔着屏幕拉家常》、《郭姐“触”网记》为题,央视《新闻联播》以《魏宝玉卖米记》为题对岭头村电商扶贫进行了专题报道。